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本草乳炎清散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本草乳炎清散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本草乳炎清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 MIC分别为0.0625、0.125、0.0625g/mL,MBC分别为0.125、0.250、0.125g/mL;本草乳炎清散(0.50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83、21.60、24.51mm,均大于20mm,极敏感。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耳廓肿胀抑制率分别为39.74%、36.78%和28.8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肉芽肿增生抑制率分别为53.53%、51.69%和35.89%,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抑制率分别为51.06%、46.81%和34.0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本草乳炎清散对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并且两种抑制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 约 有 1/3 的 奶 牛 患 有 各 种 类 型 的 乳 房炎[1],这给奶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抗生素进行临床治疗,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病情易复发、细菌出现耐药性、牛乳中药物残留等诸多问题[2]。因此,研究和开发出高效、低毒、低残留 的 药 物 制 剂 已 成 为 国 内 学 者 关 注 的 焦点[3]。本草乳炎清散是由内蒙古华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组方包含蒲公英、连翘、黄芩等12味中草药。本文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评价本草乳炎清散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对本草乳炎清散的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