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学30年(1978-2008)》按宗教学理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原始宗教等分支学科系统展示了30年来中国宗教学研究的学术发展。《中国宗教学30年(1978-2008)》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宗教学术研究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禁区的成果。30年来中国宗教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加多元化,吸纳了当代国际学术界的最新成果。

  • 下载参考地址:

  • 中国宗教学30年(1978-2008).pdf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宗教学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具书和宗教通史研究

      第二节 概论性著作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无神论研究

      第四节 宗教文化学

      第五节 宗教哲学

      第六节 宗教社会学

      第七节 宗教心理学

      第八节 宗教人类学

      第二章 当代宗教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问题研究

      第三节 当代宗教研究的中国视域与国际视野

      结语

      第三章 佛教研究

      第一节 20世纪我国佛教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30年来佛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第三节 我国佛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第四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学科概况

      第四章 道教研究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道教研究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道教研究概况

      第三节 新时期道教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五章 儒教研究

      第一节 80年代前后“儒教是教”说提出及其引起的争论

      第二节 自80年代末至2000年儒教研究的深入展开

      第三节 2000年至今的儒教问题研究

      第六章 中国民间宗教研究

      第一节 1978年以前的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概况

      第二节 1978年以后的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概况

      第三节 “民间宗教”概念的界定:民间宗教、民间秘密宗教、教门、民间教派

      第四节 宝卷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

      第五节 民间宗教的系统:白莲教及自莲教之外的多种民间宗教教派

      第六节 民间宗教与社会运动

      第七节 民间宗教的传承与转化

      第八节 法与派:民间宗教法术仪式的可能性研究

      第九节 民间宗教研究的方法:注重文献与田野的结合

      第七章 基督教研究

      第一节 世界基督教历史与现状研究

      第二节 基督教神学与哲学研究

      第三节 圣经研究

      第四节 中国基督教研究

      第五节 基督教文化比较及文献研究

      第八章 伊斯兰教研究

      第一节 回顾与展望:百年伊斯兰教研究史

      第二节 学术研讨会

      第三节 中国伊斯兰教研究

      第四节 世界伊斯兰教研究

      第五节 工具书、资料整理和学术刊物

      第六节 当代伊斯兰教研究

      第七节 近期重大问题的研究

      第八节 学科建设

      第九章 其他宗教研究

      第一节 犹太教研究

      第二节 印度宗教研究

      第三节 琐罗亚斯德教和摩尼教研究

      第四节 新兴宗教研究

      第五节 神话、古代宗教和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研究

    文摘

    第五章

      儒教研究

      儒教研究在今天已经成为显学,学界讨论得非常热烈,争论得也很激烈,不同意见之间的交锋成为当前儒教研究的基本特点,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至今对于儒教的一些基本问题未能形成一种普遍接受的论述。如果从任继愈先生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的那篇著名论文《论儒教的形成》(1980)算起,关于儒教问题的争论已有30年的时间,恰好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步,这也提醒我们,学术界关于儒教问题的争论也必须放到这个大背景中来认识。事实上,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倡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学术界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空前繁荣的局面。就儒教的研究而言,没有改革开放,人们还停留在把儒家看成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把宗教看成是鸦片这样的思想禁锢之中,怎么可能会出现今天关于儒教问题的空前争论?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空前繁荣的学术研究局面?这是不言而喻的。

      30年来,围绕“儒教是宗教”这一论断,学术界的讨论逐渐深入,争论也越来越激烈,由此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关于儒教问题的研究,根据具体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围绕着任继愈先生关于儒教问题的若干论文所展开的争论;第二阶段可以李申先生的大著《中国儒教史》的出版及其围绕着此著所展开的争论为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是儒教问题讨论的第三阶段。这三个不同的阶段,随着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今天,关于儒教问题的争论,比之于任继愈先生30年前重提这个问题之时,涉及的内容与范围更为深入与广泛,引起的争论也更为尖锐。

    序言

    发展初期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但后来由于没有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体制和机制逐步僵化,导致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至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严重的困难。而在此同时,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自己的体制和政策,缓解社会矛盾,表现出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势头。

      另一方面,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遭遇了极大的挫折。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后,极大地发展了经济社会等项事业,但也走了弯路,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失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停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性挑战和压力。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下,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和发展社会主义双重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深刻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进程中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而资本主义为什么在发展进程中又起死回生,表现出新的发展势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怎样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发展起来,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引出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引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走改革开放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抉择。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者们来说,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这就必须首先回答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又要依次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而上述三个问题最终归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这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归结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依次提出,而又依次得到回答,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又不断地得到新的解决。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已经创造性地并将进一步深入地回答这一系列重大历史性课题。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