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曾用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以字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病故于上海。1917年移柩长沙,同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刊行。

 

一般认为,孙中山是思想家、先行者,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革命时虽然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并未夺权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之。由于他的派系人马在北伐后备受忽略,其生前的重大贡献、理念和计划也长期被搁置。直到1990年代,海峡两岸才开始重新重视黄兴的功业。

黄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革命党领袖,与孙中山并称“孙黄”。因黄兴重于实践,孙中山重于理论,同盟会时期许多起义都是黄兴亲自指挥,所以黄兴在海内外革命党人中名气甚大,有时甚至超过了孙中山。但辛亥革命以后黄兴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他最后的归宿究竟如何呢?

 666c000584817073b7ff

二次革命特别是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以后,黄兴与孙中山在斗争策略和理念方面产生了严重分歧,1914年6月30日,黄兴被迫离开东京前往美国,黄兴此举名义上是赴美治病,其实事实上是与孙中山分道扬镳。

黄兴到美国后,继续从事反袁斗争,从未有另立山头与孙中山竞争之意。当时黄的许多部下比如李烈钧、陈炯明、柏文蔚、李书城等人都为黄兴的遭遇鸣不平,他们发起成立了欧事研究会,欲奉黄兴为领袖,与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一争高低,但遭黄兴严词拒绝。

 666c00058473afdda965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21日)

离开了黄兴的孙中山百事不顺,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沦为配角,最后中华革命党也悄悄收场。护国运动结束后,孙中山痛定思痛,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于是专门敦请黄兴回国,再次共举合作大旗。黄兴不计前嫌,欣然回国与孙中山相聚,两位革命巨人和好如初。但让人可惜的是,此后不久黄兴因病逝世,年仅42岁。

 

再说几句不算题外的话,黄兴一直维护、尊重孙中山的领导地位和威信,同盟会内部曾发生过多次倒孙拥黄事件,都是黄兴主动安抚平息。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内酝酿中华民国首位大总统人选,许多人都倾向黄兴,但最多还是黄兴力排众议,劝说党人等待孙中山海外归来领导新政府。实事求是地说,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黄兴之功不亚于孙中山。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