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佛教源远流长,约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诞生于印 度,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内地。由于传入各地的派别、时 间、途径不同,加之民族文化及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形成 了中国佛教的三大系列:汉语系的汉地佛教、藏语系的藏传 佛教和巴利语系的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后,经 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冲突和融合,日益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 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佛教在汉地的流传、发展,在历史上岀现了两次高潮:一 是东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左这近三百年的时 间里,南北分立,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心烦躁,而佛教 在此时却获得了蓬勃发展的肥沃土壤,一些佛学大师纷纷为 世人提供解除苦难的方案,各种佛教学派如雨后春笋相继崛 起。与此同时,寺院经济发达,石窟雕刻成风,寺塔遍布各 地,信众急剧增多,汉地佛教获得了长足发展。二是隋唐时 期(公元581—907年)。在这三百多年里,国家政治统一,经 济发达,文化繁荣,宗教信仰自由,这种社会大环境推动了 佛教走向鼎盛。此时佛教义学空前发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 建立,众流共竞,波澜壮阔,蔚为壮观,气象万千。随着对 外交通的不断开拓,隋唐佛教宗派又外传朝鲜、日本和越南, 宛如黄金纽带不断放出光彩。约在公元十世纪后半期形成的 藏传佛教,提倡显密双修,具有鲜明的青藏高原地方文化特 色,后来传入蒙古等地区,且流布其他国家。
在佛教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历代佛门大师发挥了举足 轻重的作用,影响乃至决定了中国佛教的思想面貌、民族特 色、发展轨迹和历史命运。这些佛门龙象都是英才俊杰,他 们弹精竭虑,不断探索解脱人生苦难之道。或者翻译佛典,传 播教义;或者阐幽发微,弘扬佛理;或者习禅明律,潜心修 持;或者维护法业,延续慧命。他们难解能解,难行能行,难 舍能舍,难忍能忍,卓然成为表率的高士,一方的大德。其 中尤为杰出者,更是开风气之先,或孤明先发,提倡新学说, 振聋发磯,独步一时;或制定仪轨,改革制度,统一规范,推 进修或创立学派,阐扬某一特定的学说,推动佛教义理 的发展;或创造宗派,重新整合佛教义理,独自立说,组织 僧团,奉行独特的修行方法,进而推动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他 们以其创造性的思想、典范性的实践、历史性的贡献,成就 为佛门大师,一代宗匠。
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文明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人 类社会还存在着丑恶的现象、令人烦恼的问题和潜在的危机。 如何使人类向善,让世界走向光明,仍然是摆在全人类面前 的一个十分紧迫而严峻的课题。在这方面,正确地吸取、继 承佛教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加以整合、弘扬,会有助于道德 文明的建设,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