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酒是由米、麦、黍、高粱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它不仅有醇香的美味,而且饮后还会令人心情舒畅、忘却烦恼、全身放松、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因此,酒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酒的历史也相当悠久,酒还可入药辅治各种疾病。酒的成分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条件不同而相差甚大。在酿造上,酒分为蒸馏酒(如高粱酒)与非蒸馏酒(如葡萄酒)两大类。凡是酒类都含有乙醇。蒸馏酒除乙醇的含量高于非蒸馏酒外,另外含高级醇类、脂肪酸类、酯类、醛类以及少量挥发酸和不挥发酸糖类。

【性味】甘、苦、辛、温、大热,有毒。

【归经】入心、肝、肺、胃经。

内服:温饮、和药同煎或浸药。

外用:淋洗、漱口或摩擦。

药用功效:

1.酒中含有乙醇,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麻醉剂相似。由于乙醇引起的兴奋期太长,大量饮酒会导致大脑麻痹,因而酒没有作为麻醉剂使用。乙醇的兴奋作用是大脑抑制功能减弱,大量饮酒者会丧失应有的理智,同时辨别力、记忆力、集中力和理解力也相应减弱或消失,视力(中枢性)也常出现障碍。

2.中等量乙醇可扩张皮肤血管,所以喝酒会使皮肤发红而有温暖感,对循环系统有着较大的影响。中等量乙醇对心脏功能并无明显增强,但大量乙醇则可麻痹大脑中枢而导致循环虚脱。

3.饮乙醇含量较低的酒类(10%上下),可促进胃液、胃酸分泌,故溃疡病患者应禁酒类。更高浓度(20%以上)乙醇内服则抑制胃液分泌,减弱胃蛋白酶活性。乙醇含量40%以上酒类则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喜饮烈性酒者多患慢性胃炎。乙醇内服时所见的恶心、呕吐,主要是由于在体内氧化的中间乙醛产物刺激了呕吐中枢。

4.乙醇局部涂搽于皮肤,可加速热的挥发,故有冷感,可用于高热病人。高浓度乙醇能使细胞原浆脱水并发生沉淀,所以有收敛及刺激作用。其杀菌作用以70%者作用最强,低于60%或高于80%者功效皆较低。

5.乙醇在胃肠道中吸收迅速,一般约有20%在胃中吸收,其余在小肠中吸收。空胃时吸收最多,CO2可促进其吸收。乙醇浓度较低之酒类,易于吸收,高浓度吸收反而较缓慢。进入体内之乙醇有90%~98%被完全氧化,放出高达29.7千焦/克的能量(介于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之间),可为机体所利用。成人一般1小时可氧化乙醇约10毫升,曾有报告说1天内最多氧化380毫升。

提示:因酒精有毒性,所以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中毒。

1.急性中毒:轻者不过兴奋及呕吐,不需特殊治疗。重者陷入昏睡状态,应洗胃或注射咖啡因,也可用麻黄碱、苯丙胺等,并注意保温。

2.慢性中毒:嗜酒成癖者对乙醇产生耐受性,饮量渐大,但有一定限度,一般只超过正常3~4倍,这是吗啡不能比拟的。

3.因饮酒后皮肤有温暖感而将酒视为御寒药,实属不当。因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属保护性反射,饮酒后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皮肤血管扩张而使大量的热量损失,更增加冻死的危险性。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